首頁 > 牡丹社事件 台灣首樁抗日歷史現場尋蹤
 我愛台灣 牡丹社事件 台灣首樁抗日歷史現場尋蹤2012 年 01 月號

 

牡丹社事件

台灣首樁抗日歷史現場尋蹤

去年火紅的電影《賽德克‧巴萊》,成功將日治時期的霧社事件以通俗手法還原歷史,讓民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意外帶起一股「追日」的風潮,紛紛重回日治歷史遺跡一探究竟。日本與台灣過去數十載的衝突與殖民文化,至今在各地都仍有脈絡可循,而可歌可泣的抗日行動更是從清末開始便有許多故事,現在就帶您重返屏東的牡丹及車城,認識另外一段影響台灣甚深的第一場抗日戰役。

199縣道其實是一條十分有意思的小路,自台26線南下至車城,循指標左轉進入後一路驅車蜿蜒入山,途經統埔、四重溪、石門、牡丹等地,兩旁丘陵、綠地、洋蔥田等景色綿延,溪流溫泉相伴,悠閒地騎車兜風,還能感受在南台灣炙熱的空氣中,傳來一股淡淡的植物氣息與花香。不過更重要的是,這條看起來風光明媚的小徑,通往了一段台灣近代史的核心。

衝突的經過

清同治10年(1871年),一艘琉球王國漁船因船難擱淺於屏東八瑤灣(今九棚灣),66名倖存船員登陸上岸,進入高士佛社排灣族領域,因語言不通及文化差異產生誤解,演變成嚴重的殺戮事件,其中54位遭高士佛社族人殺害,另12人幸運逃出,牡丹社族人隨後在保力村長楊友旺家中發現倖存的琉球難民,楊友旺用肉、布匹換取此12名琉球人性命,並將他們輾轉送回琉球。
時過3年,日本以琉球主權國自居,藉口出師台灣討伐,從社寮(今車城鄉射寮村)登陸,一路挺進牡丹鄉,在石門等地爆發激烈戰事,族人節節敗退,最後簽訂協約,清朝賠償了事,史稱「牡丹社事件」。
此事件微妙地轉變了台灣的國際關係,不僅當時清朝開始重視台灣,積極治理設縣(恆春古城即是在此背景下整建治城),而日本政府對台灣的野心再也藏不住,成為侵略殖民的開端。
曾經站在台灣歷史前端的南台灣戰場,慘烈已逝,如今僅剩一片寧靜,村落人煙稀少,但山間一幅幅刻畫原民安居樂業、戰爭、狩獵的浮雕牆,色彩依舊鮮豔。現在就讓我們順著歷史的脈絡,一步步回到當初戰爭的發生地。
►199縣道無加油站,可在車城加滿油後再上路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TO'GO泛遊情報》雜誌第176期(2012年1月號)

購物車    |        |    聯絡我們    |    Q&A    |    廣告刊登    |    隱私權條款    |    版權聲明    |    網站地圖
請輸入您的E-MAIL訂閱或取消電子報:
電子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