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古蹟任我遊
 封面故事 文化古蹟任我遊2021 年 05 月號

 


文化古蹟任我遊

旅行這事的確令人著迷,但旅遊不只是走馬看花、參觀風景名勝,或吃吃喝喝,反倒是一路深入地方風土民情,所見所聞都能為內心帶來啟發與悸動。在初夏5月,特別帶您走訪全台各地深具歷史意義的景點,包括金瓜石戰俘營、新莊老街區、萬華林宅、南埔錦繡堂和金鑑堂、高雄逍遙園,訪今追昔,讓您領略故事裡的輝煌燦爛和過往無奈。


金瓜石戰俘營  血染亞細亞的歷史悲歌

1941年日軍偷襲夏威夷珍珠港,隨即引爆太平洋戰爭,戰火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東亞與東南亞。當時,日軍將在戰場上所俘虜的戰俘押運來台,前後超過4,500人,被安置在全台共16個戰俘營,其中又以金瓜石戰俘營規模最大,替煉獄般的二戰亞洲戰場,做下血淚交織的慘烈見證。


千風翱翔

二戰無疑是20世紀中,人類所犯下的最大錯誤。在上個世紀末期,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回到金瓜石戰俘營原址處立碑紀念,那些不幸身亡於此,或有幸離開此地的戰俘,用他們可貴的生命與台灣歷史重疊黏合,同時提醒21世紀的我們,不再重蹈無情戰火覆轍。

 

國際終戰和平紀念園區

從勸濟堂牌樓旁的石頭階梯往上走,即可抵達國際終戰和平紀念園區。這裡本由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於1997年時催生而成,當時本來只有一座紀念碑,後來在地方政府投入資源下,將過去戰俘營遺跡納入,並新建雕像,成了一處完整記錄金瓜石戰俘歷史的紀念園區。
比起鄰近的黃金博物館,這個地方的遊客少了很多,山城寧靜與冷冽空氣,讓人沉澱心緒,也更容易感同身受當年戰俘們的苦難心情。雖然真正留下來的遺址只剩一小塊供後人追思,但曾在此地留存的靈魂則刻在黑色大理石紀念牆上,就算已過了七十多年,今天仍有戰俘的家屬來到園區緬懷悼念,抬頭仰望尋找著熟悉的名字,跨越疆域,與先人在另一個時空重逢相遇。

 

 

 

高雄逍遙園  遺留在大港埔的華族榮光

數十年來,這座破敗老屋隱身在眷村中,無人過問無人知曉,後來因改造計畫,它的風光過去才再次受到矚目。2020年11月,逍遙園完成修復重新開放,它用千錘百鍊後的優雅姿態,向我們述說一段又一段關於港都歷史,以及昔日華族「大谷光瑞」的傳奇故事。

 

在高雄還稱作「打狗」的時候,靠近海港的哈瑪星是最熱鬧的市街,而大港埔這頭,多是人煙罕至的荊棘草埔,對比今日霓虹閃爍、巨廈連軒,不禁讓人感慨物換星移下,城市風貌的際遇流變。不過倒也不是每一方寸,都被光陰踐踏到毫無影跡,逍遙園的存在,便能暫時讓我們回到港都奮起前,那段平淡質樸的悠長歲月。

 

紛亂時代下的華族榮光

逍遙園是探險家同時也是僧人的大谷光瑞,在1939年時於高雄興建的宅邸。大谷光瑞熱愛旅行,他年輕時就已遊遍世界,1935年左右,台灣總督府相中他曾在爪哇開咖啡園、農場的經驗,聘用他到台灣擔任熱帶產業調查會委員,希望他能以熱帶農業帶動台灣經濟發展,並以高雄為根據地,協助大日本帝國推動包藏野心的「南向政策」。而逍遙園,就是當時他蓋來作為私宅、書塾和農場,以及日後退休養老的綜合型別莊。
落成後的逍遙園,除了氣派別墅外,還有園圃、灌溉渠道,甚至還有躲避空襲的防空洞,總面積逾4公頃。也因為大谷光瑞的貴族身分,逍遙園內外極為講究,不僅使用當時仍少見的防空水泥、鋼骨桁架,還以台灣總督府營林所出產的高級檜木、鶯歌合興窯的黑瓦等來做建材。而內部空間細節更是講究繁複,融合英日風格還有西本願寺家徽,如同在彰顯主人顯赫家世及個人品味般,閃著耀眼光芒。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TO'GO泛遊情報》雜誌第279期(2021年5月號)

 

購物車    |        |    聯絡我們    |    Q&A    |    廣告刊登    |    隱私權條款    |    版權聲明    |    網站地圖
請輸入您的E-MAIL訂閱或取消電子報:
電子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