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光獸現身阿根納造船廠!2025「基隆潮藝術」山海城大串連,一次玩遍基隆特色景點

2025基隆潮藝術 2025基隆潮藝術

2025基隆潮藝術將於 9 月 26 日至 10 月 26 日熱鬧登場,今年已邁入第十年!這場結合藝術、山海與城市文化的展覽,邀請民眾用全新視角探索港都魅力。

今年「基隆潮藝術」不再局限於正濱漁港與阿根納造船廠遺構,而是串聯「山、海、城」三大區域,涵蓋基隆塔、信二防空洞、正濱舊漁會、阿根納造船廠等知名景點。總計 19 組創作作品、15 組國內外藝術家團隊共襄盛舉,帶你深入港都的歷史脈絡與生活日常。

今年正好迎來「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odor)」於基隆起造滿四百年的紀念,基隆市文化觀光局也首度將展區擴展至多個行政區,讓民眾用藝術視角重新感受港都的山海城風貌。延續去年基隆市美術館開館的藝文能量,今年更啟動了屬於基隆的「藝術孵育計劃」,首屆選出何昆瀚✕林毓恩、周柏慶、陳亮璇、張子恩等四組創作團隊,以在地、藝術與觀光為核心概念,發展與基隆城市空間互動的創作。

孵育計畫|周柏慶_潮息之頻(2025基隆潮藝術))
孵育計畫|周柏慶_潮息之頻(2025基隆潮藝術))

本屆展覽由策展團隊「水谷藝術」策劃,邀請策展人陳晞與韓國策展人姜帝旭(Jeauk Lucas Kang)共同策展。他們以基隆的城市樣貌、自然環境與歷史脈絡為出發點,帶領藝術家深入城市各場域,創造與基隆文化共鳴的作品。策展人陳晞表示:「基隆是一座在山、海、城之間孕育文化多樣性的港都,城市生活與藝術文化的流動性,在不同族群、地理與自然環境中創造想像與新故事。」

20205基隆潮藝術策展人陳晞(右圖)與韓國策展人姜帝旭(左圖)共同策展
20205基隆潮藝術策展人陳晞(右圖)與韓國策展人姜帝旭(左圖)共同策展

山海之間的新視角:基隆塔與信二防空洞

「山展區」聚焦近年成為基隆新地標的基隆塔信二防空洞。從城市高處與地下空間,觀眾能感受藝術與環境的互動。

基隆塔由建築師邱文傑團隊設計,靈感來自港區橋式起重機,高64公尺,廊道長87公尺,讓人可以俯瞰整座港都。動力藝術家王仲堃與雕塑家徐瑞謙將分別在塔頂與塔底進行大型立體創作,建築與藝術形成完美呼應。

2025基隆潮藝術山展區之一的基隆塔塔頂

信二防空洞則是基隆現存最大防空設施。藝術家張欣語將在其中展出聲光裝置《Listen to the Light – Keelung ver.》,日本藝術家豬股亞希(Aki Inomata)則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陳天任教授合作,呈現經典創作《為何不給寄居蟹一個避風港呢?》,微觀寄居蟹在結合生物設計與城市地景的透明殼中交替遷徙,帶來城市與自然的奇妙對話。

2025基隆潮藝術山展區之一的信二防空洞(局部)
2025基隆潮藝術 山展區之一的信二防空洞(局部)
山展區|豬股亞希作品照 _ (C)Nantes Metropole - Nantes Art Museum
2025基隆潮藝術 山展區|豬股亞希作品照 _ (C)Nantes Metropole – Nantes Art Museum

港灣記憶的深呼吸:正濱漁港、阿根納造船廠與觀海平台

「海展區」沿基隆城際轉運站、正濱漁港、觀海平台與阿根納造船廠遺構展開,藝術家深入港邊文化與歷史脈絡,打造與在地記憶對話的作品。

韓國藝術家金岐大(Kim Kidai)將在基隆城際轉運站頂棚打造巨型彩色線材雕塑,觀眾可以穿行其中,透過網狀結構理解基隆作為海上貿易門戶的歷史與文化。

排灣族藝術家張恩滿則與八尺門「奇浩部落」合作,在觀海平台展出裝置,呈現1960年代東漂北上的族群記憶。阿根納造船廠旁,藝術家陳普的「Mossmo光獸」巨大裝置,將歷史、工業與自然交織成奇幻景象。

正濱舊漁會大樓內,藝術家賴彥勳與韓國音樂家東熙、研究者林佩儒合作,以雕塑、音樂與動態影像打造《海潮・舟潮・離》,向漁港勝利巷中、二戰後留下的韓國人社區與離散文化致敬。

此外,韓國藝術家任興淳(IM Heung-soon)帶來與美軍進駐歷史對話的動態影像;泰國新媒體藝術家伍廷・詹薩塔布特(Wuttin Chansataboot)則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授合作,呈現基隆環境基因編碼的聲響與動態影像裝置。

2025基隆潮藝術 海展區|陳普_穿越光影追尋歷史痕跡的 Mossmo 光獸(示意)

城市日常的藝術漫遊:中山陸橋、委託行商圈與基隆市美術館

「城展區」則將藝術帶入基隆日常生活空間。從城際轉運站大頂棚、委託行商圈到基隆市美術館前廣場,觀眾將發現城市角落的藝術驚喜。

酷兒藝術團體「HomoPleasure」在至善大樓打造《人魚壽司店》裝置,呼應在地日夜場文化;行為表演藝術團體「酸屋」在中山陸橋發起《回眸》,靈感來自侯孝賢電影《千禧曼波》;本地藝術家吳柏葳將委託行街區改造成「Y2K藝術快閃空間」,翻轉昔日摩登貿易文化。

2025基隆潮藝術將展場擴展至城區不同空間,圖為有「舒淇橋」之稱的中山陸橋

倪嘉隆(Nio Ni)在基隆市美術館前帶來氣囊裝置《彩嶼山獸》,並將基隆嶼走訪經驗製成期間限定繪本;藝術家謝榕蔚則在海洋廣場打造《懸日平台》,讓觀眾置身魔幻空間,感受港都日夜光影魔法。

2025基隆潮藝術 城展區|倪嘉隆 Nio Ni_彩嶼山獸(示意)
2025基隆潮藝術 城展區|倪嘉隆 Nio Ni_彩嶼山獸(示意)

節慶現場:藝術市集、派對、表演與導覽

除了三大展區,2025基隆潮藝術還有東岸商場限時藝術市集「Sky Arena」,藝術市集與展覽作品相互呼應,成為最佳會面點。展期間也將推出派對、表演、導覽與講座,讓藝術融入城市生活。

例如,藝術團體「HomoPleasure」將在基隆老舞廳「晶鑽舞廳」舉辦派對,韓國音樂家東熙則與表演藝術創作者合作,在正濱漁會大樓帶來現場音樂演出。

2025基隆潮藝術,邀請你用藝術探索基隆山海城之美,感受港都日常與歷史的共鳴。更多展覽資訊與活動詳情,請關注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及2025基隆潮藝術官方社群媒體。

2025基隆潮藝術 展出資訊

  • 展出日期:2025年9月26日(五)至10月26日(日)
  • 展出地點:
    • 山展區(基隆塔至信二防空洞)
    • 海展區(基隆城際轉運站、正濱漁會大樓、原民會館觀海平台與阿根納造船廠)
    • 城展區(中山陸橋、委託行商圈、海洋廣場與基隆市美術館前廣場)
  • 指導單位:文化部
  • 主辦單位:基隆市政府、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 執行單位:水谷藝術
  • 總策劃:彭才瑄
  • 策展人:陳晞、姜帝旭 Jeauk Lucas Kang
  • 展覽統籌:林暐婷、周歆
  • 前期統籌:林佩儒
  • 行銷專案:翁家德、蕭岷峯
  • 主視覺設計:湯湯水水設計工作所 黃梵真
  • 合作單位:左下角工作室、見書店、社團法人基隆市野鳥學會、委託行商圈發展協會、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海濱奇浩部落聚會所、財團法人春風文教基金會、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基隆1915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雞籠文史協進會
  • 國際合作單位:韓國Global Peace Arts & Culture Foundation (PACF)、韓國MINDBOOM
  • 特別感謝:伊日藝術計劃、就在藝術空間、DOPENESS ART LAB

圖片資料來源:2025基隆潮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