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遊|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三):小豆島 地中海風情的藝術樂土

小豆島充滿浪漫傳說的「天使的散步道」 小豆島充滿浪漫傳說的「天使的散步道」

時值3年一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25」秋季展期,吸引全球愛好藝術的旅客探訪瀨戶內海上的眾多藝術島嶼,海天一色的風光與藝術作品相互映襯,加上各個島嶼的獨特氛圍與常民文化,構築瀨戶內海諸島嶼的迷人魅力。

小豆島是瀨戶內海第二大島,也是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中展出最多作品的地方。自2010年起,台灣藝術家王文志便在小豆島「中山千枚田」附近,持續創作以竹為材料的裝置藝術,並與島民建立深厚情誼。

王文志2025年新作《擁抱・小豆島》,使用4,000→5,000根竹子,由島上居民共同完成,作品呈現球體狀結構,也像地球,內部特別設計小豆島形狀的凹槽,供人坐下休憩,希望藉此營造「充滿溫度、易於建立連結的空間」,當人靜坐其中,聽見風聲與鳥鳴,感受與地球的對話。

除了藝術祭作品,小豆島本身的觀光資源豐富。橄欖公園以白色希臘風車與橄欖料理聞名,展現地中海風情,秋季則可登上寒霞溪,欣賞滿山紅葉的壯麗景緻。若想體驗人文風情,則可走訪「二十四之瞳電影村」,感受昭和時代的教育與溫情故事。藝術與自然、人文交響,使小豆島成為瀨戶內旅行中最完整的一站。

女木島以鬼怪傳說聞名,島上保存著古老洞窟與傳統聚落;男木島則以迷宮般的石巷與藝術作品交織,成為攝影愛好者的天堂,藝術祭延續「社區參與」的特色,讓旅人能在古民家、港口或巷弄中不期而遇當代藝術。建議半日或一日跳島遊,從高松港搭乘短程渡輪即可抵達。

橄欖公園白色希臘風車為《魔女的宅急便》拍攝場景。
▲橄欖公園白色希臘風車為《魔女的宅急便》拍攝場景。(圖片禁止未經授權轉載)
台灣藝術家王文志2025年新作《擁抱・小豆島》,與島上居民共同完成(攝影:Shintaro Miyawaki)。
▲台灣藝術家王文志2025年新作《擁抱・小豆島》,與島上居民共同完成(攝影:Shintaro Miyawaki)。(圖片禁止未經授權轉載)

跳島交通與旅行建議

瀨戶內海的交通以「渡輪」為核心,從香川縣高松港、岡山縣宇野港出發皆可抵達直島、豐島、小豆島;從高松港可到女木島,再從女木島前往男木島。對於計畫深入探索的旅客,建議購買「瀨戶內藝術祭護照」,一份護照可欣賞幾乎所有的藝術祭付費作品。

撰文:張慧娥/圖片提供:星野集團、舊三笠酒店官網、輕井澤新藝術博物館FB、Unsplash、TO’GO片庫(圖片禁止未經授權轉載)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相關文章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TO’GO泛遊情報》雜誌第327期(2025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