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捷運也能逛美術館!三鶯線12站化身藝術長廊,國際大師聯手打造

以「光譜印繫」為名的公共藝術計畫,串聯捷運三鶯線沿線12座車站 以「光譜印繫」為名的公共藝術計畫,串聯捷運三鶯線沿線12座車站

以「光譜印繫」為名的公共藝術計畫,串聯捷運三鶯線沿線12座車站,融合數位科技、雕塑、藝術節慶、聲音與社區參與等多元元素,透過虛實交織的創作形式,描繪出土城、三峽與鶯歌在地文化的藝術三部曲,打造一條獨具文化魅力的「行動美術館」。

在這場創作旅程中,13組來自臺灣、日本與義大利的藝術家並肩同行。其中,包括臺灣重量級陶藝家劉鎮洲,以及日本藝術家大塚麻子等國際好手,於三鶯線上共同譜寫一場跨越國界與媒材的藝術對話。12個車站,一共孕育出7件實體藝術與5件結合AR的虛擬裝置,讓藝術不再被懸掛在遙遠的殿堂,而是靜靜陪伴著每一次通勤的腳步,無聲地改變著城市的呼吸節奏,讓乘客與藝術對話,彷彿瞬間悄然靜止。

通勤路上的行動美術館

沿線作品如同搭乘時光機穿越過去訴說在地文化:

  • 三鶯線首站-頂埔站的《美好的路程》:呈現過去河流為交通要角的時代意義;
  • 媽祖田至龍埔站與國華站的《時光行旅》:象徵旅行即將展開;
  • 三峽站的《足跡‧築蹟》:刻畫著三峽重要的歷史記憶與人文生活;
  • 臺北大學站的《匯聚‧流轉》:呼應三峽地域多元族群與文化的交織;
  • 而在鶯歌車站的《陶鄉》及一盞盞《蘆花街燈》:呼應鶯歌石所在方位及連結美術館與大漢溪的方向;
  • 陶瓷老街站則以《玩陶》與《有趣》,突顯鶯歌做為台灣陶藝之都的重要地位及店家門口層層堆疊陶器之意象;
  • 永吉公園站與鶯桃福德站,則以《便捷通行 鶯鳥永吉》與《三鶯流動美學總覽》,為行動美術館劃下圓滿的句點。

藝術與童話結合的奇幻之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LB09陶瓷老街站。這裡的《玩陶》由劉鎮洲老師親手打造,泥與火交織成藝術的結晶。而《有趣》,則由大塚麻子以繽紛馬賽克堆砌童趣幻境,她讓小兔子「小淘氣」與夥伴「卡麥啦」悄然現身於作品之中,將童話注入街角,讓藝術與日常重疊出一抹微笑。目前這件作品已於公三公園展出,靜靜等待每一位願意駐足的眼神。

(左圖)陶瓷老街《玩陶》劉鎮洲;(右圖)陶瓷老街《玩陶》劉鎮洲
(左圖)陶瓷老街《玩陶》劉鎮洲;(右圖)陶瓷老街《玩陶》劉鎮洲

不僅如此,這條線上的藝術更融入了原創繪本《笑瞇瞇的約定》的故事主線。主角「小淘氣」與「卡麥啦」化身為故事導遊,邀請乘客一同踏上奇幻的藝術之旅。車站不只是目的地,更是一頁頁正被翻閱的繪本篇章,每一站都是風景,每一步都在藝術與想像之間。

捷運,不僅縮短了城市間的距離,也成了穿梭城市的藝文列車;

通勤,不再只是搭乘交通工具,而是與藝術共融的短暫時光。

三鶯線,就像一幅不斷延展的天際線,靜靜地,把藝術編織進了身體裡,度過喜怒哀樂的日常。

(左)林振龍老師 作;(右)黃玉英老師 作
(左)林振龍老師 作;(右)黃玉英老師 作
(左)希莉歐老師 作;(右)賴秀桃老師 作
(左)希莉歐老師 作;(右)賴秀桃老師 作
(左)蔡智勇老師 作;(右)劉武老師 作
(左)蔡智勇老師 作;(右)劉武老師 作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TO’GO泛遊情報》雜誌第324期(2025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