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基隆潮藝術開展!台韓策展共創城市藝術新風景

2025基隆潮藝術 2025基隆潮藝術

基隆年度藝術盛事「2025基隆潮藝術」9月26日正式登場,邁入第十年,也是文化局整合為「文化觀光局」後首度主辦,象徵新里程。展區規劃「山、海、城」三大主題,邀請19組國內外藝術家進駐基隆塔、信二防空洞、正濱漁港、阿根納造船廠、基隆市美術館等場域,打造無牆美術館,呈現城市文化從歷史到未來的流動。

多元藝術形式 打造基隆新樣貌

展覽涵蓋行為表演、雕塑、繪畫、新媒體與空間裝置,規模從18公尺巨型氣囊到5公分微型生物裝置皆有,邀請觀眾感受藝術、城市與自然的對話。副市長邱佩琳指出,潮藝術透過藝術進駐,讓市民與遊客在街巷探索中與作品相遇,想像基隆更多可能性。

首度台韓策展 共探國際議題

今年首次與韓國Global Peace Arts & Culture基金會合作,由台灣策展人陳晞與韓國策展人姜帝旭聯手,帶入國際視野。策展以「流動性」為核心,呼應基隆的港口文化,並結合終戰80年歷史背景,讓藝術成為公共議題的交流平台。

山展區:高塔與防空洞的藝術對話

在基隆塔,徐瑞謙以工業材料創作裝置,王仲堃設計隨風奏響的聲音雕塑,呼應港都意象。信二防空洞則有張欣語的聲光互動作品《Listen to the Light》、日本藝術家AKI INOMATA與海大跨域合作的寄居蟹裝置,透過自然生物隱喻移民與遷徙議題。

▲山展區|王仲堃《隨風搖曳的聲物》@基隆塔頂
▲山展區|王仲堃《隨風搖曳的聲物》@基隆塔頂
▲山展區|AKI INOMATA《為何不給寄居蟹一個避風港呢?》@信二防空洞
▲山展區|AKI INOMATA《為何不給寄居蟹一個避風港呢?》@信二防空洞

海展區:港灣、遺構與族群記憶

海展區延伸至轉運站、正濱漁港與阿根納造船廠。韓國藝術家金岐大以線材搭建可穿行雕塑,象徵港口連結;排灣族藝術家張恩滿與奇浩部落共創,展現遷徙文化記憶;陳普《光獸 Mossmo》在造船廠遺構中閃耀,邀觀者走入歷史與自然。另有韓國任興淳錄像《The Waves》、泰國伍廷‧詹薩塔布特與海大合作的微生物聲音裝置,展現跨國藝術與科學對話。

▲海展區|賴彥勳、東熙、林佩儒《海潮・舟潮・離》@正濱舊漁會大樓(1)

城展區:生活場景中的創意實驗

城展區串連至善大樓、委託行商圈與基隆市美術館前廣場。酷兒團體 HomoPleasure 打造夜生活文化場域,酸屋以《千禧曼波》為靈感在中山陸橋進行共創表演。吳柏葳翻轉委託行商圈為古著快閃店,倪嘉隆展出《彩嶼山獸》氣囊裝置並出版繪本,謝榕蔚於海洋廣場創作《懸日平台》,呈現港都光影的文化變奏。

▲城展區|酸屋《回眸》@基隆中山陸橋
▲城展區|酸屋《回眸》@基隆中山陸橋

藝術孵育計劃 與基隆共生成長

首次推出「藝術孵育計劃」,四組新銳創作者入選:周柏慶《潮息之頻》演繹潮汐律動、陳亮璇《蟻夢教室》重現雞籠中元祭精神、張子恩《如雨如鏽》以潮濕氣候為題,何昆瀚與林毓恩《雨都顯影》透過影像與裝置記錄城市片段,展現基隆孕育藝術的多樣能量。

▲孵育計畫|何昆瀚、林毓恩《雨都顯影》@正濱漁會大樓
▲孵育計畫|何昆瀚、林毓恩《雨都顯影》@正濱漁會大樓

藝術市集與導覽體驗

展期除了藝術市集與音樂表演,還有深度講座與策展導覽,串聯社區文化、自然環境與城市議題,邀請民眾以不同角度探索基隆魅力。

2025 基隆潮藝術展區地圖
2025 基隆潮藝術展區地圖

展覽資訊

展期:2025年9月26日至10月26日
展區:

  • 山展區|基隆塔、信二防空洞
  • 海展區|城際轉運站、正濱漁港、阿根納造船廠等
  • 城展區|中山陸橋、委託行商圈、基隆市美術館前廣場
    更多資訊請見官網 👉 2025基隆潮藝術

藝術家/團隊

  • 山展區: 徐瑞謙、王仲堃、張欣語、Aki Inomata(日)
  • ⁡海展區:金岐大 Kim Kidai(韓)、張恩滿、陳普、賴彥勳 ✕ 李東熙 Dongyi(韓) ✕ 林佩儒、任興淳 IM Heung-soon(韓)、伍廷・詹薩塔布特 Wuttin Chansataboot(泰)
  • ⁡城展區: HomoPleasure、吳柏葳、Nio Ni 倪嘉隆、酸屋、謝榕蔚
  • 藝術孵育計劃 獲選團隊:何昆瀚 ✕ 林毓恩、周柏慶、陳亮璇、張子恩

圖片與資料來源:2025 基隆潮藝術/編輯:林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