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盡心》中提到「登泰山而小天下」,更將登臨泰山賦予無上的精神寓意。登是動詞,需人之實踐,重視過程,泰山即為目的地。小天下是抵達目的所得,在於胸襟開闊,眼界提升。這句華人朗朗上口的經典,也成為眾人憧憬的旅遊目標。古名岱山的泰山,1987年經聯合國教科文委員會通過,獲得世界文化遺產與地質公園雙重身分,並自2023年起,已連續2年突破800萬人次造訪泰山。
泰山自然之美:世界地質公園
泰山入選為世界地質公園,乃因其古老的地層、複雜的地質構造、以及獨特的地景。主體是寒武紀片麻岩群是華北台地的基底,地層剖面出露齊全,化石豐富保存完好。泰山雜岩有20億年的歷史,是世界最古老的岩石之一。泰山目前的森林覆蓋率達95.8%、植被覆蓋率達到97%。泰山更以奇松、古松享譽國際。現今最吸引遊客的自然景致,一、觀日出雲海:泰山頂峰是觀看日出、雲海和晚霞的絕佳地點。二、冬季霧凇:冬季時,泰山經常出現霧凇奇觀,晶瑩剔透,如夢似畫,令人駐足。

泰山人文之奇:女力崛起
泰山自漢代享有五嶽之名,隨道教興起更位居五嶽之首。泰山不僅僅是皇帝封禪安天下的神聖場域,也吸引大量平民前往朝聖,龐大的香火錢引人側目,宋代就由朝廷介入管理,明代香稅高達一年五千萬餘兩。這筆可觀收入,不僅用於修繕泰山廟宇、走道,更成為地方重要財源,甚至可以挹注中央財政。可謂眾生供養泰山,泰山福澤天下。
過去認為泰山上通天庭,故天子封禪於泰山;下通地府,人死後魂歸泰山。故視泰山為萬物之始,陰陽交代之處。泰山主神東嶽大帝即為冥帝,人人敬畏。百姓喜遊泰山,不是去禮敬令人生畏的主神,而是禮拜和藹可親的泰山奶奶碧霞元君。因為中國獨特的陰陽互補觀,造就碧霞元君的神格,處於東嶽大帝的互補面,掌管生命。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觀念充斥的古代,碧霞元君備受女性推崇。所以宋代以降的泰山崇拜、進香,大多香客是女性,臨泰山不是有小天下的凌雲壯志,也不是求位居神道之巔,嚴肅冷冽的東嶽帝君,而是找可親可愛的泰山奶奶碧霞元君,護佑自己子嗣綿綿。碧霞元君信仰擴及整個華北,是華北的母親神,祖庭就是泰山之巔的碧霞元君廟。

圖片來源: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人民網、齊魯網、百度/撰文:顏瑞均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TO’GO泛遊情報》雜誌第326期(2025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