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瓦豪河谷世界遺產   串遊奧地利多瑙河浪漫小鎮

瓦豪河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千年歷史遺留的傳說軼事,古鎮、城堡、廢墟憑添想像,加上獨特的河流景觀、典型的梯田葡萄園與作為奧地利最重要的葡萄酒產區,成為瑰寶中的瑰寶。 瓦豪河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千年歷史遺留的傳說軼事,古鎮、城堡、廢墟憑添想像,加上獨特的河流景觀、典型的梯田葡萄園與作為奧地利最重要的葡萄酒產區,成為瑰寶中的瑰寶。

以秀麗山水風光聞名的奧地利,在距離維也納僅1小時車程的瓦豪河谷(Wachau),不僅擁有美景與美酒,更以被列入世界遺產的文化景觀傲世,來到這裡時光彷彿被凍結在中世紀的城鎮,搭船細覽漫遊,悠然地享受自然、文化和世界名酒的獨特結合。

瓦豪河谷   文化景觀魅力探尋

瓦豪河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千年歷史遺留的傳說軼事,古鎮、城堡、廢墟憑添想像,加上獨特的河流景觀、典型的梯田葡萄園與作為奧地利最重要的葡萄酒產區,成為瑰寶中的瑰寶。

浪漫多瑙河   融匯自然美景與歷史人文

「圓舞曲之王」小約翰.史特勞斯作曲的《藍色多瑙河》,美妙樂音風靡全世界,也被視為奧地利第二國歌,您想像的多瑙河是否就如同音樂呈現一般美麗動人?現實中的多瑙河雖然不一定是藍色的,但確實是絕美浪漫、無與倫比。
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德語:Donau),流經歐洲十多個國家,尤其以在奧地利段最突出,奧地利自梅爾克(Melk)到克雷姆斯(Krems an der Donau)的一段多瑙河河谷,全長40公里,距離維也納約1個小時車程處 ,被稱為「瓦豪河谷」,除了風光旖旎之外,最重要的是在2000年該地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完好保存中世紀舊貌   歷史古蹟達5,000個

瓦豪河谷是以「文化景觀」名義被收錄於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依山傍水地域,擁有完整的自史前時期演化痕跡,在長期歷史變遷中完好保存自中世紀傳承下來的遺跡與舊貌,被指定區域的歷史古蹟高達5,000個。
瓦豪河谷從史前時代開始就已有人類定居。西元前15年,凱爾特諾里庫姆王國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西元976年開始,利奧波德一世(Leopold I)為巴奔堡王朝首任國王統治瓦豪地區。

古城、城堡、修道院 沿著多瑙河尋蹤

瓦豪河谷一帶充滿著浪漫嫻靜的氣息,蜿蜒的多瑙河、翠綠山丘上的葡萄園梯田綿延,座落著充滿古意且可愛的村莊,更擁有眾多的歷史古城、修道院,以及成為斷壁殘垣的城堡,包括有「世界最美修道院」梅爾克修道院、當年囚禁英王「獅心」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的古鎮杜倫施坦的廢墟城堡等。
奧地利無數宛如天堂般的目的地,潛藏著數百年歷史的修道院,以瓦豪河谷最具代表性,這些修道院既是追求性靈的沉思場所,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也是尋求和平與安寧的人們的庇護所。寫於西元1200年左右的德國史詩《尼伯龍根之歌》(Nibelungenlied),即以瓦豪為背景,描繪了當時的政治狀況,其斷簡殘篇就遺留在梅爾克修道院的圖書館。

梅爾克  靈性與知性的文化中心

擁有上千年歷史的梅爾克修道院(Stift Melk),矗立在梅爾克鎮的花崗岩懸崖上,俯瞰多瑙河,彷彿遺世獨立般美麗,看盡川流人間世事並靜靜守護,它不僅是當地靈魂要角,並以珍藏的文化歷史寶藏,成為吸引全世界旅客的勝地。

巴奔堡王朝贈送本篤會城堡   收藏珍貴文物

梅爾克修道院外觀漆上奧地利皇家建築原創的杏桃黃,採用珍貴石材建造金碧輝煌的修院教堂,儼然就像宮殿,確實它的前身是主宰當地巴奔堡王朝的城堡,1089年利奧波德二世將之贈送給本篤會修道院,梅爾克修道院於是成立,1702→1736年,根據建築大師雅各.普蘭陶爾(Jakob Prandtauer)的計畫修建成這座宏偉的巴洛克代表作。
梅爾克修道院現在是精神、知識與文化中心,歡迎全世界旅客探訪,行程安排參觀皇家樓梯、皇家翼樓、博物館、大理石廳、露台、圖書館與教堂。
昔日的皇家房間成為修道院博物館的所在地,博物館展出揭示基督奧義的策展,以及珍貴文物收藏,裡面有巴奔堡王朝捐獻藝術品,例如附帶耶穌殉難十字架殘片的梅爾克十字架,十字架於1040年左右遷來梅爾克,梅爾克也在此時成為巴奔堡王朝首府。

修道院擁有世界最美圖書館之一

大理石廳是過去的皇室餐廳,奧地利巴洛克藝術家保羅.特羅格(Paul Troger)1731年創作的天花板壁畫,在中心描繪雅典娜乘坐在獅子拉的戰車上,代表超越人類理性的神聖智慧。連結大理石廳與圖書館的露台,是一個觀景的制高點,既可以欣賞教堂倚天而立的雙塔,也可以俯瞰多瑙河遠景。
梅爾克修道院圖書館是參觀的亮點之一,曾被推選為全球最美圖書館之一,又因符號學家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的小說《玫瑰的名字》,以這裡為背景而聲名大噪。其收藏10萬冊書籍,包含1,800份手稿以及750部古籍,已成為珍貴文化資產,向遊客開放參觀的是1樓主房間與毗鄰房間,可看到約16,000本書,圖書館仍是一個「活著」的圖書館,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經常舉辦主題相關的研究項目和特別展覽。
氣勢非凡的主教堂極其巴洛克,外部漆成粉紅色,而內部則漆成金色、棕色和藍色,其壁畫由Johann Michael Rottmayr於1722年繪製,展示了聖本篤的升天,旁邊充滿了引導的騰躍天使。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TO’GO泛遊情報》雜誌第319期(2024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