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戶市作為鄭成功幼年成長地方,自然將鄭成功視為重要的觀光資產,主要以遺跡、舊居與廟宇為主。
出生地 鄭成功兒誕石
該景點位於平戶市戶川內浦丸山下千里濱383號國道海水浴場旁。雖說鄭成功出生前晚,屢見異相,其父鄭芝龍已預料此子必然不凡,但一夜過後田川氏仍未有分娩的跡象。翌日,田川氏依平日習慣,前往家前不遠處的千里濱海灘漫步,撿拾喜愛的貝殼。不料忽然陣痛傳來,田川氏只得倚靠在灘上的礁石臨盆,該石被稱為鄭成功兒誕石。隨著鄭成功一生英雄事蹟遠播,鄭成功誕生的岩石前豎碑「鄭成功兒誕石」。平成27年(2015)由平戶市指定為文化財,石高約80公分,寬3公尺,位於平戶島東海岸,漲潮時海水幾乎淹沒石塊,當退潮時方能見到全景,立於此處亦可遠眺九州本島。

「鄭延平王慶誕芳跡」 碑文勵人心
鄭延平王慶誕芳跡是一座石碑,內容為鄭成功傳,錄其一生事蹟於此。此碑距離兒誕石不遠處,今將整片海岸,規畫為千里濱鄭成功紀念公園。 此碑為肥前平戶藩第十代藩主松浦熙所立,是借鄭成功之忠孝義勇節操,鼓勵藩內善良風俗,用以輔導人心。藩主最初命碩儒朝川善庵草文。善庵所起草的文稿長達五千五百餘字,題為《鄭將軍成功傳碑》,因文章太長,藩主找不到如此巨石刻碑,只好叮囑善庵予以刪節修改。不料,善庵未完成此事就去世。於是藩主重新任命藩內儒學者葉山高行修改刻碑。高行修改後約剩1,500字。請書法大家多賀嘉彰書寫後,由石工久家初次郎與豐裡萬吉兩人共同刻石。鄭氏遺跡碑終於日本嘉永五年(1850)立於千里濱上。碑長220公分,寬152公分,厚16公分。碑誌上端有藩主親題的橫寫篆額《鄭延平王慶誕芳蹤》八個大字由右至左排列。篆額下面為直排的碑文及銘,共33行,每行平均49字。
與一般文獻描述此時平平無奇的鄭芝龍不同,這碑記透露出鄭芝龍非泛泛之輩。依碑記所述,慶長17年(1612)鄭芝龍抵日本後,就被幕府官員請去打聽海外情報,並命其管理平戶華人,允其居住平戶,終落腳於平戶河內埔。
試想,當時平戶是日本匯集各國貿易之所,鄭芝龍擅多國語言,並受洗有教徒身分,來到平戶這國際貿易重地,怎可能是普通販鞋商人,其真正身分是重要華人海商集團要員,幕府視為華人領袖,才委請鄭芝龍代管平戶華人。後來東亞海上勢力變化,鄭芝龍再度投入海上貿易競逐,甚至搖身一變成明朝軍事將領,最終成為東亞海域海上貿易的霸主。全盛時期只要插上鄭氏令旗,可安全通行中國海域,連主要競爭對手荷蘭東印度公司都通過日本船買鄭氏令旗來保障安全。
碑文重視鄭成功與日本的連結,如鄭成功父子擅長的刀法,是平戶藩士傳授的二刀法。文中特別歌頌鄭成功母子的氣節,如田川氏遭遇泉州城被清軍包圍要淪陷時,田川氏不畏生死,登城樓自刎跳水而死。清兵聞後皆嘆服「婦女尚爾,倭人之勇可知。」此外,作者感慨「成功以一時遭遇,自唱大義,以恢復為己任,其正氣耿耿,與天壤俱存,而母亦貞烈,寔不愧為日東之產也」,對鄭成功母子的氣節,完全反映出日本武士道忠義精神而感到自豪。最後藩主乾齋公題銘更有「天厭朱德,……惟我鄭兒,涉海復仇……忠孝義勇,叵覩厥儔,浩然正氣,孕此神州。」直接將鄭成功視為日本培育出忠勇兼備的正氣青年。


鄭成功廟 台南延平郡王祠的分靈廟
此廟本興築於平戶市川內浦間公路左側丸山公園高台之上,此處可遠眺兒誕石,占地16平方公尺,係昭和37年(1962)長崎市華僑為紀念鄭成功復台300週年而興建。自台南延平郡王祠分靈,並致贈台南鄭氏家祠土砂,禮肅典隆,時稱盛事。廟供成功畫像,後改立塑像懸有「浩然正氣」橫匾,每年擇鄭成功忌日5月18日行祭典。
該廟落成也有賴當時平戶市長山鹿光世鼎力相助。昭和15年(1940)山鹿氏受聘台北高等商業學校任教授,其亦為日本著名儒者山鹿素行後代,其家學重忠義,著名武士為主君復仇的忠臣藏故事,就是深受其學說影響的事件,至今仍視為體現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楷模。山鹿氏抵台任教,更深入理解鄭成功事蹟,受其赤膽忠義,雖孤臣無力,仍力挽回天之氣魄折服,故促成平戶鄭成功分靈廟的落成,此事收錄在平戶市觀光事件年表內,足見平戶市對此廟的看重。
後年久失修,令和6年(2024)遷移至鄭成功故居(今鄭成功紀念館)旁,改為每年7月14日鄭成功誕辰日,舉行盛大的祭典。現今7月鄭成功祭,已成為平戶夏日重要祭典之一,平戶市還在這天特別展演國家指定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平戶Jangara」,這是種平戶市的豐年祭舞蹈,舞者會戴著面具,在農村音樂的伴奏下跳著念佛舞蹈,祈求豐收。其名稱源於敲擊鉦鼓的「jan」和小鼓的「gara」聲,用以緬懷先祖與祈願豐收,象徵著鄭成功意象與當地的融合。

鄭成功紀念館 幼年故居開箱
緊鄰鄭成功廟,於2013年落成開幕,所選之地相傳為鄭成功當年故居,主要分戶外與室內兩區。
戶外區有一株約2、3層樓高聳挺拔的竹柏樹,相傳是鄭成功童年栽種的,竹柏日文為「nagi」,讀音同漢字「凪」,意為風平浪靜。對於海上營生的家族,是極有寓意。竹柏的樹葉不易裂開,也有結緣、生意興隆之意,是一種象徵吉利的樹木。在紀念館旁立有鄭成功母子塑像,是由鄭成功第11代子孫鄭萬進先生設計並於2008年豎立,稚童鄭成功與母親田川氏並立,不同一般常見英姿颯颯的成年鄭成功塑像,反而備感親切。
室內區分為故居與休息區兩處,故居內展示鄭成功幼年的生活情景。入室後首先是玄關,陳列當時唐船模型。接續為4間房,各展示不同主題。
- 媽祖像室:陳列平戶市有形文化財的媽祖像,此尊媽祖旁有一對神明護駕,即千里眼、順風耳,據說為鄭芝龍在後山的祠堂中祭祀的神像,由於嚴重破損,交由京都美術院國寶修理所整修過,於1990年修復完成。另有台灣台南鹿耳門天后宮、彰化鹿港天后宮捐贈的媽祖像,以及鄭成功像與墨寶的複製品。
- 地爐房:展示複製的鄭成功畫像與墨寶,從筆跡見其氣勢,見其投筆從戎的豪氣以及介紹鄭芝龍事蹟與其海上帝國。
- 和室:呈現鄭芝龍一家和樂融融之景。
- 傭人房:展示鄭氏集團的兵甲、武器,令人領會鄭成功戎馬一生。
- 休息區:展示了鄭成功的生平簡介紹,與周遭相關展點以及與鄭成功有關的設施和活動的相關資訊指南。


- 地址:平戶市川內町1114番地
- 時間:8:30→17:00,周三休館
- 官網:teiseikokinenkan.com/zh-TW
松浦史料博物館 鄭成功常設展
是長崎市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利用建於明治26年(1893)平戶藩主松浦家的
「鶴之峯邸」作為博物館。館內收藏松浦家自鎌倉時代相傳的各種物品,以及對外貿易和基督教的相關資料,總共約3萬多件。其中常設展有一區「東亞英雄.鄭成功」,其中鄭氏銅質印章造型為騎大象的二人,十分有童趣。另展有鄭芝龍家中的銅質香爐等物,可藉當時鄭氏古物,遙想鄭成功在平戶那段無憂的童年時光。


- 地址:平戶市鏡川町12番地
- 時間:8:30→17:30,12/29→1/1
- 門票:成人¥660,兒童(高中生及以下) ¥330
- 官網:www.matsura.or.jp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TO’GO泛遊情報》雜誌第325期(2025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