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帆船是香港早期重要的交通工具,也見證了香港漁業的發展,儘管帆船式微,今日在美麗遼闊的維多利亞港上,仍可見各種觀光遊船穿梭海面,其中最吸睛的,當屬揚著三張紅帆的鴨靈號和張保仔號。
您可能沒注意過,香港旅遊發展局的標誌是一艘紅色的中式帆船圖案,這正呼應著香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為今日國際大港都的歷史。當駐足在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景點──維多利亞港邊時,只見大大小小船隻繁忙巡遊,包括船班密集、聯絡九龍尖沙咀碼頭和香港島中環/灣仔碼頭的天星小輪,以及以觀光為主的水上的士、鴨靈號和張保仔號,其中,將迎來70周年的鴨靈號,更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中式帆船。

香港旅遊發展局
香港旅遊發展局以「紅色帆船」圖案為標誌,寓意「千帆並舉,環抱世界」,象徵香港是從一個漁港發展起來的大都會,不僅是國際金融、航運中心,也是一處旅遊購物和美食天堂。
中式帆船的歷史地位
文獻中的中國帆船首次出現於漢朝的《南州異物志》,船上設計有4個風帆,並以竹子固定,以利橫向且稍傾斜地面對迎風面,讓船隻在逆風之下前進。到了宋代,幾經改良後大量出現於東方海洋,並且因地制宜演變成多種船身和帆具。15世紀初,明朝鄭和七下西洋,帶領近三百艘海船、3萬人的船隊遠航至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國家與地區,其中占統帥之位的船隻叫做「寶船」,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也是最大的木質帆船。18世紀後,中國實施閉關鎖國海禁政策,民間雖然仍使用中式帆船,但船體規模已縮小許多,僅活躍於中國近海,主要作為貿易時運載貨品,或是漁民捕魚之用。
鴨靈號 迎接70周年慶
建於1955年的鴨靈號(Dukling)已有70年歷史,這艘全手工的木造中式帆船,重50噸,長18公尺,是一艘中式傳統三桅帆船。一開始作為漁船,幾經轉手後,1980年代由一位英國商人買下,並按原來設計進行大規模翻修,進而與港府合作推出維港遊海上行程,定期開放給遊客登船,欣賞維多利亞港的景致。2014年初,由於英國船主決定舉家返鄉,鴨靈號退出觀光服務,卻因疏於照顧修繕而在颱風期間沉沒海中長達3個月。
其後,從事遊艇買賣的余力行與親友合資買下鴨靈號,並著手打撈、維修,同時委請來自珠海的老師傅以傳統造船技術修復,盡量保留原貌,包括皮製帆布、柚木船身、用人手敲打作警示的響鈴,以及駕駛艙外印有「DUKLING ICON OF HONG KONG」字樣的銅質名牌、舵盤、救生圈等珍貴文物,仍可在今日鴨靈號或香港海事博物館中親眼目睹。2015年6月13日,修復後的鴨靈號在維多利亞港的中環海濱再度揚帆啟航。
鴨靈號 全港現存最古老的中式帆船
二次世界大戰以前,香港沿海水域魚類豐富,依靠風力推動的木製中式帆船及人力推動的舢舨是漁船主力。這些船艇不單是漁民的謀生工具,也是他們的居所。二戰結束後,大批難民湧入香港,對漁產的需求上升,需要遠洋作業補充漁獲,於是漁民漸漸捨棄傳統帆船,改用機動漁船。到了1960&1970年代,香港漁船多改以柴油動力為主,但仍有不少從事貿易的中式帆船穿梭香港海域,為的是從珠江口經香港抄捷徑,將貨物載送南中國海沿岸海口,這個歷史畫面成為香港人的集體記憶。1990 年代以後,木殼船已漸漸被航海性能較優良的鋼鐵和強化玻璃纖維漁船取代。


雖然今日維港內仍有中式帆船提供觀光服務,但除了鴨靈號,其他全是在2000→2010年代為觀光服務而建造的仿古船。鴨靈號是全港唯一一艘前身是漁船的觀光帆船,也是唯一仍恆常航行的古董中式帆船,承載著香港的豐富歷史與文化意義,在1980年代還曾入選「香港十大旅遊景點」,是當時最熱門的必訪景點。
不同於現在多以玻璃纖維製造的新式船隻,鴨靈號的船身以木材製作,船身較重,船頭位於起帆的絞索位,駕駛艙則位於船尾,可方便船長觀察捕魚情況。從遊客的眼光來看鴨靈號,或許覺得設備太簡樸,但這就是原汁原味的鴨靈號,不僅可了解漁船的設計規格,也可想像漁民當年的作業情況。
轉型觀光體驗的服務
維多利亞港周邊林立的摩天高樓、湛藍的海港和頻繁穿梭的船隻,構成一幅壯闊的美麗圖畫,想要親近維港懷抱,搭觀光船巡遊內港是不錯的體驗,特別是每晚8點展開的「幻彩詠香江」10分鐘聲光匯演,璀璨夜色下,從周邊大樓發射出繽紛又閃躍的燈光和鐳射,伴隨著音樂,讓船上乘客驚豔不已。

鴨靈號目前除了周三外,每天提供日落之旅和幻彩詠香江維港遊的行程,航程約45分鐘→1小時,最多可容納34名乘客,船票包含一杯飲料,沿途會有解說(通常周末有現場解說,平日有錄音解說),敘述鴨靈號的歷史。另外,鴨靈號也可提供派對、包船、拍攝、文化體驗遊等服務

鴨靈號資訊
- 登船地點/星光大道李小龍像附近星巴克店外碼頭
- 時間/一天4班(16:30、17:30、18:30、19:30出發),周三停航
- 費用/成人$220→290、小孩/老人$150→200
- 網址/dukling.com.hk
張保仔號 移動的海上酒吧
除了鴨靈號,維多利亞港上還有二艘復刻的仿古中式帆船,一是2006年打造的「張保仔號/Aqua Luna」、另一艘是2017年打造的「大張保號」。這二艘兄弟船的船帆一紅一橘,以輕鬆歡樂的氛圍,讓乘客體驗維港風華。

命名源自著名的華南海盜
張保仔號和大張保號都是香港光明船廠出品,老師傅參考設計圖紙並依循傳統工法,以原木打造船殼,未使用鐵釘,而是鑽洞以木釘替代,至於船上的機器和電器部分則是另外委請專業廠商負責。有趣的是,船隻以19世紀初廣東著名海盜張保為船名,與鴨靈號以船體造型像鴨子而命名的來由大相逕庭,光明船廠第三代負責人區世杰說,張保當年以香港長洲島為基地,縱橫南中國海,後被清廷招安為廣東水師效力,因屢屢建功而升授福建澎湖協水師副將。為了讓遊客了解更多香港歷史和名人逸事,才將船命名為張保仔號和大張保號。
歡樂的觀光遊船
張保仔號和大張保號由一家高級餐飲集團Aqua負責營運,由於船隻是為了觀光目的而打造,除了擁有古色古香的外觀,船上裝潢也很講究,布置有古董木椅、舒適的躺椅和沙發,除了能夠遠眺美景,也適合包船開趴。張保仔號分有兩個樓層,上層是觀景區、下層是用餐區,全船唯一有冷氣的區域就在這裡。全船氛圍較偏向外國人喜愛的酒吧模式,乘客可以拿著飲料慵懶地躺在椅上,輕鬆自在地欣賞維港周邊景致,難怪不少公司行號喜歡包下張保仔號的夜航維港行程,舉辦海上派對。

張保仔號和大張保號提供多樣化的遊程,也有包船辦派對、海上婚禮、酒會或晚宴等服務,最多可容納80位客人。一般遊客常選的是75分鐘航程的「下午茶航遊」,可享用來自Aqua餐廳的美味蛋糕和甜點;或是45分鐘航程的「維港夜間航遊」,邊品嚐無酒精雞尾酒,邊欣賞香港優美海港景色和迷人的天際線。喜歡美食的遊客,可以選擇中午啟航的美食航遊,在前往漁村鯉魚門的途中,邊賞景邊享用富有香港特色的手工點心,還有機會欣賞沿途泊岸的拖網漁船與蜑家人的舢舨。另外,也有針對小朋友設計的探險行程。
張保仔號 資訊
- 登船地點/尖沙咀1號碼頭或中環9號碼頭
- 時間/下午茶航遊:尖沙咀出發15:00、中環出發15:15
- 維港夜間航遊:16:30→20:30不同時段分從尖沙咀或中環出發
- 費用/下午茶航遊:成人HK$399、小童HK$299
- 維港夜間航遊:成人:HK$270、小童:HK$170
- 網址/aqualuna.com.hk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TO’GO泛遊情報》雜誌第324期(2025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