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永續博覽會亮相 交通部館推動低碳交通與綠色旅遊 邁向淨零碳排

交通部長陳世凱體驗氣象署的綠幕互動裝置 交通部長陳世凱體驗氣象署的綠幕互動裝置

2025第4屆「亞太永續博覽會」登場,交通部以「邁向淨零 永續同行」為主題,攜手科技及資訊司、運輸研究所、公路局、高速公路局、民航局、觀光署、氣象署、中華郵政、台鐵公司、台灣港務公司及桃園機場公司,共同展示低碳交通、綠色旅遊與智慧科技應用的成果,展現全方位邁向淨零碳排的決心。

交通部長 陳世凱蒞臨亞太永續博覽會現場指導
交通部長 陳世凱蒞臨亞太永續博覽會現場指導

低碳鐵道旅遊-台鐵

台鐵公司展出「海風號」與「山嵐號」觀光列車,分別以海洋馬卡龍色調與山林綠意設計,串聯宜蘭及花東路線,推動低碳旅行、拍照打卡與慢遊體驗。

海風號:

 以湛藍與翠綠的馬卡龍色呈現海洋主題,車廂內設有全景落地窗與馬卡龍色絨布沙發,被譽為「移動的網美餐廳」。 每週五至日往返南港與宜蘭,途經東北角,餐點主打甜點與輕食,適合喜歡拍照與輕旅行的旅客。

山嵐號:

以黃綠色外觀呼應花東縱谷稻田,內裝採沉穩深綠色調,營造靜謐氛圍。 於114年4月19日首航,每週四至日往返花蓮與池上,沿途欣賞縱谷山林美景。餐點由世界冠軍私廚設計,使用在地食材,提供精緻套餐,適合想深度慢遊的旅人。
兩列車各具特色,海風號風格輕盈浪漫,提供海景之旅;山嵐號則溫潤靜謐,帶領旅客沉醉於山林之美。

台鐵公司展出「海風號」與「山嵐號」觀光列車
台鐵公司展出「海風號」與「山嵐號」觀光列車

綠色通勤新選擇-科技及資訊司

科技及資訊司推出「通勤碳足跡計算器」,協助企業與員工評估碳排。試行計畫讓公共運輸使用率提升至65.3%,3個月減碳576公斤,未來將推廣至更多企業,打造全民綠色通勤新風潮。

在企業重視ESG的趨勢下,交通部也攜手企業,推動「企業員工通勤足跡數位盤查試行計畫」,邀請台積電、中華電信、巨大機械、日月光、納智捷汽車等13家知名企業共同參與,展現公私部門攜手合作的綠色通勤減碳行動。

在為期三個月的試行中,共有709位員工參與,他們透過數位工具記錄日常通勤運具與里程,綠色里程登錄平台會自動生成通勤碳排放報告,讓企業能清楚掌握並制定減碳策略。同時,企業也設計了各種獎勵措施,像是抽獎、金錢獎勵、自行車與電動車停車空間,以及購車補助等,積極鼓勵員工採用低碳運具。
成果顯示,公共運輸使用率由56.1%提升至65.3%,並有3%的員工成功改變通勤習慣,三個月內共減少576公斤碳排。交通部將持續優化平台並將擴大邀請更多企業參與,期望能建構綠色交通生態系,讓全民一同實踐低碳生活,共同邁向永續發展。

智慧電動巴士充電-運輸研究所

運輸研究所自111年開始與工業技術研究院、鼎漢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新動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辦理「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管理系統示範計畫」,陸續於中興集團北士科電動大客車停車場、天母東路停車場建置智慧充電管理系統示範場域,經過實際運轉驗證,透過智慧充電管理系統具有減少人力成本、延長電池壽命、降低契約容量、提升車樁比以及變電站成本可下降20%以上與節省總充電時間提升營運調度效率等優點。以小規模場站採建置及3年服務推估,3年累積節省費用可達約180萬元。

運研所指出,目前國內客運業者使用之充電管理系統以具備「Level 1基本功能」之智慧充電管理系統為主,極少部分業者已導入具備「Level 2非均流智慧調控」以上功能之智慧充電管理系統。為使電動大客車及充電產業發展更具進步性,目已研擬智慧充電補助申請草案提供公路局後續推動,期將客運業者場站之充電管理系統提升至「Level 3智慧充電排程」(如圖2),達到配合班表與即時資訊智慧調控、健康度監控與共享服務之目標,提高電動大客車隊營運效率與穩定性,同時擴大提升整體導入效益。

氣象科技與防災永續-氣象署

氣象署透過綠幕體驗、雷達降雨偵測及鄉鎮高溫警示,提升防災意識;玉山氣象站更改用太陽能供電,落實再生能源應用。

氣象雷達:

氣象署有位「觀雨高手」,就是氣象雷達!有時候天空灰濛濛,看起來快下雨,地面卻還乾乾的,讓人猶豫要不要帶傘。別擔心,氣象雷達早就偵測到雲裡的降水粒子,可以提前掌握降雨動向,幫助大家安心出門。

高溫資訊

>全球暖化加劇,氣溫屢創新高,高溫事件已衝擊健康、勞動、農漁業與能源調度。自112年6月起,中央氣象署將高溫資訊細緻化至各鄉鎮市區,更能反映盆地、近山區及縱谷等地理環境差異,協助各界提前防範。

玉山之巔・綠能供電

玉山氣象站過去要靠柴油發電,不但得搬運燃料,還會造成污染。現在我們推動「玉山之巔・綠能供電」,改用太陽能來發電,以綠能兼顧環境保護與人員生活品質。

氣象署透過綠幕體驗、雷達降雨偵測及鄉鎮高溫警示,提升防災意識;玉山氣象站更改用太陽能供電,落實再生能源應用。
氣象署透過綠幕體驗、雷達降雨偵測及鄉鎮高溫警示,提升防災意識

綠色旅遊體驗-觀光署

推廣自行車旅遊,交通部觀光署每年舉辦「臺灣自行車旅遊節」活動,透過集結全臺10大活動品牌帶起騎乘風潮,呈現多元與在地的文化旅遊特色,同時推廣16條多元路線,串聯周邊食、宿、遊、購、行觀光資源,邀請民眾騎上單車,以每小時約15公里的悠閒速度,沿著安全友善的自行車路線,深入體驗臺灣自然風光與在地風情,享受慢遊樂趣。

自行車16條多元路線,依景觀特色可劃分為濱海型、河岸型、田園型、環山型、山岳型及離島型等六大主題,精選路線涵蓋全臺多元風貌,讓無論喜愛大海、山脈還是田野的遊客,都能依照自己的喜好和體能條件,找到一條最適合騎乘的路線,輕鬆體驗台灣的美麗風光。

觀光署推廣自行車旅遊,每年辦理「臺灣自行車旅遊節」,串聯10大品牌活動與16條多元路線
觀光署推廣自行車旅遊,每年辦理「臺灣自行車旅遊節」,串聯10大品牌活動與16條多元路線

智慧港口與岸電設施-台灣港務公司

高雄港高明貨櫃碼頭邊的綠色鋼鐵人,是貨櫃上下船舶不可或缺的超級助手,一次能夾起兩個40呎貨櫃或四個20呎貨櫃,快速又精準的作業,效率提升25%!每吊一個貨櫃,就能省下15%的電力,減少約5公斤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一台汽車行駛25公里的碳排量!

港口綠色充電站-岸電系統讓港口更低碳!
「岸電系統」是碼頭專屬的超大號行動電源,當貨櫃船停靠在港口時,便可以為船舶充電,維持船上的電力,既安靜又環保;高雄港高明貨櫃碼頭是全台第一個建置「岸電系統」的貨櫃碼頭,至今(114)年上半年,已協助18艘貨櫃船充電,減少了2萬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等於一台汽車從台北來回高雄跑200趟的碳排放量!

低碳物流園區-中華郵政

桃園龜山的「郵政物流園區」,是一座結合綠色科技與智慧系統的國家級示範園區。全區建築皆通過綠建築與智慧建築標章認證,並設置太陽能與風力發電設施,落實再生能源應用。

園區整體綠覆率高達85.86%,並規劃約4,000坪的城市綠地公園,不僅提供生態棲地,更成為兼具休憩與環保功能的城市綠肺。此外,園區導入中央智能監控系統與能源管理機制,有效控管人流、車流、物資與能源使用,全面降低碳排放,實踐永續物流的願景。 透過這座物流園區,中華郵政展現對永續發展、綠色轉型與智慧科技的堅持,誠摯邀請您一同了解更多,攜手共創綠色未來!

永續航空燃油SAF啟航-民航局與桃園機場公司

民航局推動的永續航空燃油試行計畫四月正式啟動。台灣中油與台塑石化皆於今年通過ISCC國際認證提供符合CORSIA標準的SAF燃油,在4月23日中華、長榮與星宇三家航空公司於桃園、高雄與松山機場同步完成我國首次添加SAF並載客飛航任務。這是我國邁向綠色航空的重要一步。試行計畫總計使用5,900公噸SAF,預估可減少15,000噸二氧化碳,相當於39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的吸碳量。

展區特別規劃了SAF生產流程與試行成果的圖文展示,並播放當天記者會添加實況紀錄片,讓大家看見台灣航空減碳的具體進展。目前,台塑及中油皆使用廢食用油做為SAF原料來源,可較一般航空燃油減少約80%碳排放量。本次也設置炸薯條攤位,現場示範如何將炸薯條後的廢油回收,進一步轉化為綠色燃料。

 民航局 & 機場公司現場示範廢油再利用,用炸薯條廢油製SAF。
民航局 & 機場公司現場示範廢油再利用,用炸薯條廢油製SAF。

國道充電網絡-高速公路局

高速公路是國內重要交通動脈,服務區是用路人重要的休憩運輸節點,本局配合政府加強推動電動車政策,積極致力電動車快充站建置作業,高速公路局自110年分3階段逐年建置服務區充電樁,於113年8月完成國道充電路網,在15處服務區及東草屯休息站,設有23站快速充電站,建置85樁快充充電樁,提供154格充電車位。

為提供友善充電環境,國道充電站具有4大優質服務,第1是全數200kW以上快充充電樁,且7成是350、360kW,在短暫休憩時間就能完成補電,第2是會員漫遊,不管加入iCHARGING或EVOASIS的會員,都能啟動國道服務區充電樁(預計年底上線),第3則是隨插即充,綁定後不需打開App或手機掃碼,每次插槍即可自動開始充電,最後是在高公局1968App可查看每一站充電樁的即時使用情形,提供給用路人貼心友善的充電服務。

自111年營運迄今(統計至114年7月) 國道充電路網充電總度數為1,764萬度,碳排放量減碳效益為8,437.8噸,相當於21.9座大安森林公園每年碳吸收量,期能加速交通運輸環境之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淨零轉型之效益。

公共運輸電動化-公路局

綠色公共運輸(電動巴士):

有關「市區公車2030年公車全面電動化」,交通部已研擬推動策略與期程,規劃分為3階段(先導期(109-111年)、推廣期(112-115年)及普及期(116-119年))推動。109至111年先導期,交通部與經濟部、環境部跨部會推動電動大客車示範型計畫,已輔導2家業者2車型完成10項國產化項目,完成建立電動大客車優質產品清單並推動關鍵零組件國產化。112年進入推廣期後,電動大客車補助之車輛,為交通部及經濟部審查通過之國產化廠牌及車型。截至114年9月上旬,交通部與經濟部已輔導成運、華德、創奕、鴻華及總盈5家業者9車型通過電動大客車推動計畫資格審查。

截至114年8月底,全國電動大客車領牌數為2,160輛,籌備中車輛數1,844輛,合計4,004輛,市區電動大客車比例約達37%,預計可達成「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114年市區電動公車數比例35%目標。

綠色公共運輸(TPASS):

「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係交通部依疫後特別條例爭取預算,推出公共運輸票價優惠方案,目的係為減輕民眾交通負擔,並減少私人運具使用,提升公共運輸運量及降低交通事故,以民眾平均搭乘公共運輸支出30%~50%定價為原則,由中央主導地方參與,並自112年7月1日上路實施,截至114年8月止,全國共有20個縣市(除金門縣、連江縣外)推動28種定期票方案,累計約1,741.0萬人次加值購買公共運輸通勤月票方案,並累計約13.35億人次使用通勤月票搭乘各類運具。另在推行TPASS月票後,全國推估每月約減少327.24萬公升能源消耗,且約減少7,406噸碳排。

另TPASS 2.0常客優惠,票卡記名搭乘11次以上大眾運輸工具即享最高40%票價回饋,自114年1月實施,統計至114年8月止,已有24.1萬人完成記名登錄,共登錄26.4萬張票卡(其中包含1.9萬張TPASS 2.0票卡),114年2~7月份共29.5萬張票卡達成回饋條件,回饋金額共2,737.5萬元;已有7.3萬張票卡完成領取1,061.0萬元。

推行TPASS月票後,全國推估每月約減少327.24萬公升能源消耗,且約減少7,406噸碳排。
推行TPASS月票後,全國推估每月約減少327.24萬公升能源消耗,且約減少7,406噸碳排。

電動車基礎設施(充電樁)

為建置電動車友善的交通環境,應具有足夠的中繼充電站點,以因應電動車之電力補充需求,行政院於111年9月26日核定交通部提報112年至113年「公共充電樁設置及區域充電需求評估計畫」,計畫經費9.8億元,其中公路局辦理「公共充電樁補助計畫」占9.7億元,運輸研究所辦理「區域充電設施設置需求評估」占0.1億元,期盼透過計畫,加速各縣市充電樁建置,以達成「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目標。本計畫截至114年7月底,已核定總計慢充4,072槍、快充696槍,其中當量值為9,640,已達計畫目標當量值9,400[即5,000(慢充)+550(快充)×8)]。目前補助經費亦已全數核定。

在實際建置成果方面,截至114年7月底,已完成設置慢充1,560槍、快充93槍,後續將持續督導地方政府加速完工並開放使用,以提升民眾電動車使用便利性,並逐步推動交通運具邁向低碳及永續發展目標。

高速公路局:國道電動車充電網,已達計畫目標當量值9,400[即5,000(慢充)+550(快充)×8)]。
高速公路局:國道電動車充電網,已達計畫目標當量值9,400[即5,000(慢充)+550(快充)×8)]。

交通部指出,此次展館充分展現「低碳交通、綠色旅遊、淨零碳排」的整體策略,未來將持續推動跨單位合作,讓民眾在日常交通與旅遊中,共同實踐永續生活,打造台灣淨零新典範。

圖片來源:亞太永續博覽會/編輯:林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