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不僅滿足味蕾,更承載著養生風潮、生活美學與旅途體驗。即使是超過百年基業的茶莊,也得跟隨時代潮流轉型,從京都抹茶的精緻典雅,到Wangtea Lab融合創意的冷萃與氣泡茶,一杯茶早已超越日常飲品的角色,成為連結世界的文化橋樑。
近年來,日台茶葉市場正掀起一波異於以往的品飲熱潮,而推動這股浪潮的關鍵,在於人們對「優質茶葉」、「健康功能茶」以及「即飲茶飲」(ready-to-drink, RTD)的需求不斷攀升。特別是在抹茶領域,「綠粉熱潮」最為明顯。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2023年抹茶產量已達4,176公噸,是2010年的三倍,然而,茶農與出口商仍坦言供不應求,價格因此一路飛漲。當這股趨勢持續發酵,許多歷史悠久的茶家皆以嶄新姿態與世界展開交流,把深厚的傳統轉化為當代的生活美學,這些茶家不只為守護百年的工藝,更積極探索新形式,讓「茶」從古老的儀式走向全球的品味日常。
茶香裡的新發現
在旅行途中,許多人喜歡走進茶館,靜靜品一杯清香的綠茶。那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像是一場與自然的對話。近年來,科學研究也替這份茶香添上新的意義,綠茶中的關鍵成分EGCG(兒茶素的一種),在實驗中展現了抗癌潛力,能抑制癌細胞生長,甚至促使其自我凋亡。雖然應用到人體研究時,效果尚未如實驗般顯著,但調查結果顯示,長期飲用綠茶的人,肝癌與腸癌的風險確實有稍微下降的趨勢。
不過專家也提醒,適量喝茶是維持健康的好習慣,但若過量攝取綠茶萃取物,反而可能造成肝臟負擔。因此,將綠茶視為日常或旅途中陪伴的一杯健康飲品再適合不過,但若要依靠高劑量萃取物作為預防或治療手段,仍需更多臨床驗證。

熱潮下的茶業挑戰
當抹茶成為時下最受歡迎的飲品與甜點元素時,市場正面臨兩股交錯的壓力,即「熱潮推動需求暴增」與「氣候變遷導致供應吃緊」。近期,日本京都的抹茶業者透露,去年破紀錄的高溫重創茶園,特別影響了抹茶原料碾茶(Tencha)的收成。以宇治地區為例,往年春季可收成約2公噸碾茶,今年卻因熱浪驟減至1.5公噸,跌幅達25%。產量減少的同時,全球對抹茶飲品與甜點的需求卻持續攀升,推動碾茶批發價屢創新高,在京都市場的拍賣價格甚至飆到每公斤¥8,235,比去年同期高出近1.7倍。
氣候變遷帶來的高溫傷害正逐漸成為常態,不僅讓茶葉過早長葉,錯過嫩芽最佳採收期,也使茶湯滋味偏苦,品質波動難以掌握。另一方面,社群與旅遊風潮持續助燃熱度,抹茶拿鐵、抹茶甜點幾乎成了年輕世代的打卡標配,市場需求居高不下,更加劇了供需失衡。對旅人而言,這也意味著未來造訪京都或其他抹茶名產地時,無論購買伴手禮、預約茶道體驗,或品嚐高等級抹茶甜點,價格都可能比以往更加「奢侈」。

台灣的茶葉市場趨勢
近年來,台灣茶葉市場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多元樣貌,無論在內需還是外銷,都迎來新的轉型契機。國內消費者對茶的要求已不僅止於解渴,更多人開始講究風味與健康,因此無咖啡因的穀物茶,以及強調養生、助眠與抗氧化的功能性茶飲逐漸受到青睞。同時,手搖飲與即飲茶市場持續蓬勃,各品牌透過花草果香的拼配、或突顯茶葉產地與製程透明度,成功吸引年輕世代的目光。
在外銷方面,台灣茶也正走向精品化與小包裝的精緻化路線。它不再只是出口的大宗原料,而是被重新定位為承載文化、設計與生活風格的特色商品。加上網路購物、社群行銷與直播帶貨的推波助瀾,茶品牌得以採取更多元的形式觸及消費者,讓茶葉重新融入現代生活。

撰文:張君溥/圖片提供:有記名茶、Wangtea Lab、福壽園京都本店、茶寮fukucha、Unsplash
相關文章
- 茶韻飄香 日台百年茶莊拼轉型
- 茶韻飄香 京都抹茶文化世家-福壽園
- 茶韻飄香 特色茶館新文化-FUKUCHA
- 茶韻飄香 大稻埕老字號茶莊-有記名茶
- 茶韻飄香 體驗式時尚新品牌-Wangtea Lab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TO’GO泛遊情報》雜誌第298期(2025年9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