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 玩轉什剎海 – 北京穿越古今的水魔法

北京中軸線 什剎海 北京中軸線 什剎海

2024年「北京中軸線」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先有什剎海,後有北京城」,什剎海坐擁大運河與中軸線兩大世界文化遺產,不僅對北京城來說占據重要地位,也是從世代皇族宅院以降至平民胡同的居住之地,多少京華煙雲消逝、聞人故事流傳,遊歷什剎海,也深入探索北京歷史人文底蘊!

北京中軸線成為全球關注焦點之際,在這條軸線與大運河交匯的北端,有一處被譽為「北京之源」的水域,那就是——什剎海(Shichahai),這片水域不僅承載著京城七百多年的歲月記憶,更是皇權、市井與詩意的交會之地。

什剎海被譽為「北京之源」
什剎海被譽為「北京之源」

什剎海歷史溯源

位於北京市老城區西北部、毗鄰中軸線的什剎海,由前海、後海、西海3個湖泊組成。自古以來,這片水面就以其水清岸綠、碧波蕩漾、垂柳依依而成為文人墨客吟詠的對象,明代詩人李東陽曾讚譽「城中第一佳山水」,其風光自古已深入人心。

什剎海之名,源自元代時期周圍分布的10座佛寺,故稱「十剎海」,後演變為今名。元代時期,這裡是京杭大運河北端重要的碼頭與商業樞紐,商賈雲集、人聲鼎沸,是當時北京最繁華的水陸交匯地之一。當年由大運河溯流而來的船隻,常常以什剎海為終點或轉運站,也使得此地成為南北文化交融的熱土。

2024年「北京中軸線」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2024年「北京中軸線」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明代之後,隨著都城格局的演變,什剎海水域逐漸縮小,但仍保有其清麗風貌。到了清代,這裡更成為王公貴族與名流雅士消暑遊賞的勝地,周圍建有大量府邸,著名的恭王府、宋慶齡故居皆位於此,留下無數歷史軼事與人文記憶。

「北京的海」與京城中軸線

2014年,什剎海作為京杭大運河北京段的遺跡,入列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點。元代古碼頭遺址見證古時漕運與商貿繁盛,堪稱活的歷史博物館。

什剎海碧波蕩漾、垂柳依依,可乘坐摇橹船於水面漫遊。
什剎海碧波蕩漾、垂柳依依,可乘坐摇橹船於水面漫遊。

如今的什剎海,在保存歷史風貌的同時,也煥發出新的活力,白日可乘坐摇橹船於水面漫遊,夜晚則華燈初上,酒吧街熱鬧非凡。舊時王謝堂前燕,今朝遊客水上行,這片湖光山色之地,正以水為媒介,連結古今。

什剎海湖邊聚集餐廳酒吧,夜晚熱鬧非凡。
什剎海湖邊聚集餐廳酒吧,夜晚熱鬧非凡。

北京城的規畫,可溯及元大都,1267年營建大都,在全城中心位置建「中心之閣」,以此為基準向四面拓勘城址,四合院住宅與胡同組成街坊的規制也同時建立。因此,北京中軸線已延續超過800年,全長7.8公里,體現中國古代「中」、「和」的城市規畫哲學,北京的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 北京中軸線自北向南貫穿城市核心,而什剎海正好位於這條軸線的北段,是連結鐘鼓樓、景山、故宮乃至天壇的重要節點。若想深入了解北京的歷史與文化,不妨從什剎海出發,循著中軸線步行探訪。從碧波蕩漾的後海開始,穿越老北京胡同的縱橫交錯,途經鐘鼓樓的古韻,登高望遠於景山,再走入故宮的皇家氣派。這是一場橫跨朝代、穿越時空的文化旅程,也是感受北京城韻味最真切的方式。

北京城及中軸線的規畫,可溯及元大都
北京城及中軸線的規畫,可溯及元大都

撰文:方雯玲/圖片提供:北京前門文華東方酒店、力場建築、TO’GO片庫、Wikimedia

相關文章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TO’GO泛遊情報》雜誌第326期(2025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