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東渡日本求仙藥 揭祕佐賀神仙之鄉 

史書上的徐福,是位騙過秦始皇的方士。但其帶千人船隊出洋,堪稱西元前東亞的航海創舉,可謂名副其實的航海王。現今日本多地都流傳徐福傳說,九州佐賀當地人更將徐福視為秦國派遣來的王子,不是令人心驚的侵略者,而是和善的文明傳播者。不僅帶來稻作技術,還護佑當地人豐收、健康,留下無數充滿故事的遺跡。現在順著徐福的蹤跡,一同登臨神仙之鄉的佐賀吧!

徐福,《史記》中的歷史人物,在日本則是充滿神話色彩的人物。《史記》載:徐福奉秦始皇詔出海,登蓬萊山還而報告,因禮薄而神仙不予延年益壽藥。始皇追問,那仙人何所求?徐福答,仙人要童男女與百工巧匠,即可賜藥。

日本的徐福東渡求仙藥之說

究竟徐福航行到哪了?秦始皇肯定不知,中文文獻中,無論《淮南子》、《漢書》、《三國志》等,雖提及徐福東渡求仙藥或避秦暴政一事,皆未敘述徐福究竟前往何處,徐福最終落腳日本的消息,其實是來自日本。10世紀五代後周濟州開元寺僧人義楚在《義楚六帖》中記載,從來華的日本真言宗僧弘順口中聽聞:「日本國亦名倭國,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也。今人物 一如長安。……又東北北千餘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萊。其山峻,三面是海,一朵上聳,頂有火煙。日中上有諸寶流下,夜則卻上,常聞音樂。徐福止此謂蓬萊,至今子稱皆曰秦氏。」才得知徐福抵達的仙島就是日本,最終在此開枝散葉。 14世紀日本南朝大臣北畠亲房編纂的《神皇正統記》,記有秦始皇遣人東渡求長生不老仙藥。15世紀室町時代天台宗僧玄棟在《三國傳記》記:「蓬萊者,富士山也。徐福隱居於此,其子孫為秦氏。」發展至德川幕府時代,徐福東渡蓬萊仙島(日本),求取長生不老仙藥的說法大為流傳,那時編纂童蒙史學叢書《日本國史略》就記載:孝靈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來。(或云,徐福率童男女三千人,齎三墳五典來聘。福求藥不得,遂留而不歸。或云,止富士山。或云,熊野山,有徐福祠。)現今日本,北起本州東北青森、秋田縣,中至東京都、和歌山縣、愛知縣,南抵九州鹿兒島、佐賀、宮崎縣都留有徐福傳說遺址。

當徐福東渡日本之說普及後,日本百姓多將徐福視為帶來農業、醫藥等技術的人,因此日本各地多有祭祀徐福活動。甚至日本皇室,感念徐福帶來文明的功績,長期舉辦各式祭儀來緬懷其貢獻。從9世紀第59代宇多天皇到13世紀第90代龜山天皇的歷代天皇,主祭徐福達88次。現今,地方上仍可見徐福的祭典,如和歌山縣新宮市每年11月28日都會慶祝徐福東渡,並於昭和55年(1980)年慶祝了徐福來日2,200周年。另有,佐賀縣金立町,每50年都會舉辦一次徐福大祭。


據傳,徐福把7個兒子改為日本姓氏,長子姓福岡,次子姓福島,三子姓福山,四子姓福田,五子姓福畑,六子姓福海,七子姓福住,將他們分別派往7個地方,自稱秦之徐福。現今,秦姓或者帶有福、羽田、波田、波多、畑、畠等字的姓氏和地名,應與徐福子孫或一同東渡的秦人後代有關。如著名的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極有可能就是用秦人後裔的姓氏當藝名。

在日本眾多留有徐福相關遺址的縣分中,位於九州的佐賀,作為日本與大陸海上交通的通衢,留下徐福登陸、尋訪仙藥、離去的系列傳說並遺存盛大的徐福祭祀活動。因此,徐福之於當地,不是與今無關的傳說人物,其遺澤已融入當地人民生活,過往的活動蹤跡,自然地成為佐賀當地的名勝古蹟,讓我們前往佐賀市,追隨徐福的腳步,一起揭開神仙之鄉的面紗。

【佐賀市 諸富町】浮盃 徐福登陸處

傳說徐福向東朝仙島航行,航至有明海,望見前方大陸,放下杯子任其漂流,杯子擱淺處即作為登岸處,故此地名後稱為浮盃(杯)。當地盛產單片蘆葦,傳說是徐福等人登陸後,沿河岸前行,在蘆葦蕩中開出一條小徑,路旁蘆葦就剩一側有葉子,成為現今單片蘆葦。
當地人民相信徐福引進先進農業、紡織和醫學,故在徐福上岸處,成立金立神社,視徐福為該社主神金立大權現,為農耕之神。金立神社除每年春秋二祭外,每五十年還舉辦徐福大祭,以示感恩。該神社後遷入內陸,今留有舊址。今浮盃岸邊立有:徐福上岸記念碑。旁有祭祀神龕,內有徐福塑像,紀念著徐福與這片土地相逢的故事。

【佐賀市 富山町】古湯溫泉

古湯溫泉為佐賀著名溫泉,相傳是徐福為尋找長生不老仙藥,途中發現的,這裡的泉質無色、無臭、無味,是弱放射線溫泉,對舒緩關節疼痛、風濕、神經痛者,有著顯著的療癒效果,泉溫則為不冷不燙的38℃,被稱為「溫湯」,昭和41年(1966)被厚生省命為國家溫泉勝地。
當地傳說徐福前往金立山尋找長生不老藥,後隱居在金立山。一日,忽然雲霧壟罩,溫泉之神現身,要求徐福趕快前往西北方尋一處黃金湧泉,可以拯救眾生。語畢,雲霧飄散。徐福遵照神諭,歷經翻山越嶺之苦,終於在長滿綠苔岩石間看到冒出的泉眼。徐福遂在此建屋守護。古湯溫泉就漸次發展起來,後歷經元祿大地震(1703),泉眼阻塞而沒落下去。寬政3年(1791)當地人見一隻受傷的鶴,特意到此泡水,數日後痊癒飛離。驚覺此處水有療效,重新開挖,溫泉再次噴湧而出。現今古湯權現山公園內山頂處祭祀徐福,將其視為溫泉之神。昭和63年(1966)富士國小校內一處出現湧泉,為紀念徐福,故將此新泉命名為徐福泉,至今與靈鶴、英龍泉並列為古湯溫泉的重要泉源。

【諸富町】 御手洗井 徐福所鑿井

徐福登陸後,為安置眾人,鑿一口井,取水洗手。之後此井廢棄,和銅3年(710)京太郎、町太郎獲悉此處曾有徐福鑿井處,再次開挖並尋獲,卻使得當地火災頻傳,附近三間寺僧侶共同商議,決定將井封閉,並將地名改為寺町,從此地方上風調雨順。另有一說,寺町(terayi)本就是源自御手洗(otearayi)。該井封印後就消逝於人們記憶之中,直到大正15年(1926) 為了進行史蹟調查,對該遺址進行挖掘,在地下3公尺處發現這口神祕古井,井形圓木上蓋著五塊石頭。符合當初封印樣貌,考證後確定為徐福挖的井。

【諸富町】 徐福像‧諸富鐵橋展望公園.自行車道

諸富町作為徐福登陸地,將徐福印象與當地旅遊做了完美的融合。在町內諸富鐵橋展望公園制高點矗立一尊徐福像,朝著筑後川望向大海,旁立解說牌講述這段充滿神祕色彩的歷史。而徐福像正好可遠眺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筑後川昇開橋」,尤其夕陽時分,餘暉在天上與水上交相輝映,景色絕美。
當地政府還將舊國鐵佐賀線遺跡整修規畫成「徐福自行車道」,以公園為起點,全長5公里,共栽植了約1,200株櫻花樹。當兩側櫻花盛開時,宛如一條絕美的粉紅隧道。車道外延伸兩條參訪路線,分別是「賞花和田園路線」約23公里、與「徐福傳說歷史路線」約13公里;途中都經過明治時代的日本產業革命遺產「三重津海軍所跡」,終點則可見「筑後川昇開橋」。

【諸富町】新北神社 徐福手植白檀木

新北神社本身亦是古老神社,內供奉諸神,其中有徐福大權現。該社是586年由第31代用明天皇創立,第52代嵯峨天皇更派欽差三條大納言翻新,是間歷久彌新的古神社。
神社拜殿旁,有一株相傳徐福親手栽的白檀木,據科學檢測,樹幹周長4.1公尺,枝幹伸長6公尺,樹高20公尺,樹齡約2,200歲。其斜向生長,宛若朝天之龍,被當地人稱飛龍木(龍神樹),亦為日本境內三大飛龍木之一。今新北神社旁立一尊徐福石像,為江蘇連雲港捐贈的。因為徐福所植白檀木已成千年神木禁止觸碰,故信徒、旅客改以觸摸此徐福塑像,祈願健康長壽與開運招福。神社御守(護身符)會放入飛龍樹落下的樹皮、葉等物,做成賦予勇氣、元氣(健康)、魄氣(行動力)的氣之御守。

圖片提供:佐賀市觀光協會、佐賀市官網、古湯.熊の川溫泉觀光コンベンション連盟、佐賀縣徐福會、佐賀歷史文化檔案、自行車in九州_九州觀光機構、徐福長壽館FB、Historical Cultural Archives of Saga、Kaze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TO’GO泛遊情報》雜誌第324期(2025年7月號)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